驻英国使馆举办2023年“欢乐春节” 新闻发布会******
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1月17日,2023年英国“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驻英使馆文化处举行。来自英国科学博物馆、伦敦爱乐乐团、伦敦华埠商会、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及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布里斯托市政府、泽西岛政府、爱丁堡市政府、爱丁堡旅游局、欧亚交流协会、皇家威尔士音乐与戏剧学院、中英国际音乐节、英国中国美食节和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地的十余家活动主办方代表,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中国日报、人民网、环球时报、欧洲时报等媒体记者与会。
新闻发布会首先播放了杨晓光临时代办的致辞视频。他代表郑泽光大使和中国驻英国使馆向2023年“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表示“欢乐春节”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庆典,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近年来英国各地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欢乐春节”活动,其秉承的4H理念(Hope、Home、Harmony、Health)受到了在英民众的广泛认可,加深了中英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2023年,希望通过“欢乐春节”这一全球品牌,中英两国将能够增进交流,扩大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发展。
使馆新闻发言人、公使衔参赞毕海波主持发布会。文化处公使衔参赞李立言介绍了2023年英国“欢乐春节”活动整体情况,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任薛伶出席了发布会。李立言表示,今年全英“欢乐春节”系列活动遍及伦敦、爱丁堡、伯明翰、布里斯托等8个城市,由近20家政府部门、友好团体和文化艺术机构主办,集中在春节前后一个月开展大小近百余项活动,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欢乐春节”活动的举办不仅有助于增进英国民众对中国文化艺术和旅游资源的深入了解,彰显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两国民间友好,推动中英关系健康发展。
2023年,英国“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疫情后首次以线下活动为主,并打造了“伦敦+”模式,即以伦敦为中心,覆盖伯明翰、布里斯托、卡迪夫、爱丁堡、格拉斯哥、泽西岛、曼彻斯特,活动主要包括:“伦敦眼”为中国春节点亮、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及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中国新年庆典、《敦煌•慈悲颂》英国首演暨伦敦爱乐乐团新春音乐会、特拉法加广场中国春节庆典、英国科学博物馆“科学春晚”、重庆美食文化海外推广体验等系列活动,伯明翰“肖荻与友中国新春系列晚会”,布里斯托市政府兔年新春活动,卡迪夫、伦敦和格拉斯哥“沈洋新春音乐会”,爱丁堡中国新年音乐会及中国新年灯光秀、爱丁堡中国新年庆典,泽西岛政府春节庆典,曼彻斯特春节活动,中英国际音乐节线上活动等。
发布会上还播放了著名钢琴家、2023“欢乐春节”文化大使郎朗专程为本次活动发来的视频贺辞,各主办机构代表分别介绍了准备开展的春节文化活动情况,媒体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肖荻最后还演奏了《春节序曲》《浏阳河》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民族乐曲,将现场嘉宾带入了喜迎兔年新春的热烈气氛中。(完)
“岭南古郡”广西钦州的特色年味****** (新春走基层)“岭南古郡”广西钦州的特色年味 中新网钦州1月17日电:“岭南古郡”广西钦州的特色年味 记者 翟李强 杨强 1月15日,壬寅年农历腊月二十四,年已七旬的广西钦州灵山烟墩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平修踏上约一米高的铁板凳,擂响了他新年的第一通鼓,鼓声震耳撼人。黄平修介绍,这种闹春的鼓声在附近的村庄里将会持续至元宵。 烟墩大鼓系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一带的一项独特而古老的传统器具,相传起源于古代先民用作驱鬼避邪、驱赶猛兽和传递战争信号的器具,如今已演变成当地迎春、祈福、庆祝丰收,或用于开业庆典等的乐器,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烟墩镇邓塘村的烟墩大鼓工作室里,陈列着多面赛人高的大鼓,最高的一面约有3米,每一面大鼓都用很多钢丝绳由鼓面绷至鼓脚。黄平修介绍,这些大鼓都是用樟木和牛皮制作的,有了钢丝绳的作用,通过调节鼓脚的木楔就可以改变大鼓的音效。 黄修平说,击鼓闹春是当地传统习俗,每逢大年初二,附近各村还会聚集在一起斗鼓,比拼鼓声,祈求风调雨顺,驱疫辟邪,2023年春节也不会例外。 在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二年的东园别墅前,几位老人围坐一起烤火聊天,古宅里,刚从广东放假返乡的劳会正在为古宅和乡亲写春联,他的三个孩子围着桌子聚精会神地看着。劳会每写一字,他侄女就帮着拉一下红纸。一旁的劳永秀和她的侄子也一样默契地配合着,完成了一副又一副的春联。 这个传统在大芦村年年都有。劳会说,他的爷爷生前也是每年都给村里人写对联,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熏陶,他热爱书法,执着于写春联的传统。1997年爷爷去世后,他就接过棒来了。带上孩子们,就是想让他们感受传统。 劳会领着孩子们在大芦村古宅里写春联。 翟李强 摄劳永秀告诉记者,她为古宅写春联是从2019年回到老家工作后开始的,之前都是老长辈写,现在年轻人慢慢接任了。 据了解,大芦村以古屋、古树和古楹联而闻名,是目前广西发现的保护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建筑群,现保存有305副古楹联,因而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 春节临近,年味愈发浓烈。与烟墩镇相邻的灵山县沙坪镇街上,人们正在忙着置办年货,人流车流叫卖声交错在一起,很是热闹。芝麻饼是当地的民众喜爱的特色小吃之一,是人们常备的年货。糯米制作的饼皮,用叉烧、薯蓉等作馅,再裹上一层芝麻,经过烘烤,香脆可口。 工人在赶制芝麻饼。 翟李强 摄“今天到现在都没停过。”1月16日下午,冯艺的工人在忙着打包芝麻饼给客户发货,他的车间里,工人们在忙着赶制新一批芝麻饼。冯艺介绍,他从2003年开始生产芝麻饼,每年中秋和春节前是最忙的时候,2022年从农历十月底开始至今生产了逾100万个,目前已经卖了九成。 在灵山,年味也缺不了大粽子,有“无粽不成年,唯喜必有粽”的说法。灵山大粽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粽哥张龙芬介绍,灵山大粽以大而著称,状如枕头,主要用野生冬叶和糯米、绿豆、猪肉、猪蹄、鸡等包制而成,标准的灵山大粽一般都有4斤重,大的庆典大粽有几百斤重,寓意“传宗接代、高中状元、光宗耀祖等。逢年过节,灵山人以大粽、粉利、芝麻饼“吉祥三宝”迎来送往,寓意家庭团聚,总之顺利。 粱受轩刚包好用一只整鸡做馅的大粽子。 翟李强 摄1月16日,在大芦村的古宅里,村民粱受轩用一只整鸡和糯米、绿豆一起包了一个大粽子,足有5斤重。“用鸡做馅的大粽寓意生活吉祥如意、事业如日中天。”大粽哥张龙芬说。(完)
|